WRCA官方微信公众号
  • 首页
    • 机构概况
      • WRCA简介
      • 相关资质
      • 合作单位顾问团队
      • 联系方式
    • 行业要闻
      • 世界纪录动态
      • 世界影响力动态
    • 世界纪录保持者
      • 自然地理
      • 人文历史
      • 科技前沿
      • 工程机械
      • 体育运动
      • 商业财经
      • 农业养殖
      • 航空航天
      • 艺术文化
      • 教育学术
      • 人体生理
      • 土木建筑
      • 动物植物
      • 影视娱乐
      • 宇宙天文
      • 风云人物
      • 节能环保
      • 军事武器
    • 世界影响力获得者
      • 政府机关
      • 景区景点
      • 企业单位
      • 先进个人
    • 案例分析成果转化
    • 申报服务
      • 在线申报
      • 表格下载
      • 申报指南
    • 公示公告
    • 互动交流
      • 公众留言
      • 新闻发布会
      • 在线访谈
      • 意见征集

    世界长度最长的建筑物 墙壕遗存总长度21196.18千米

    来源:未知 时间:2021-10-08 作者: WRCA 浏览量:

    长城(蒙古语:ᠴᠠᠭᠠᠨ
    ᠬᠡᠷᠡᠮ
    ,西里尔字母:Цагаан хэрэм;满语:ᡧᠠᠩᡤᡳᠶᠠᠨ
    ᠵᠠᠰᡝ
    ,穆麟德:šanggiyan jase),是古代中国为抵御不同时期塞北游牧部落联盟的侵袭,修筑规模浩大的隔离墙或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虎山长城,长城遗址跨越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15个省市自治区,总计有43721处长城遗产,长城也是自人类文明以来最巨大的建筑物。1961年起,一批长城重要点段被陆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该遗产目前不仅包含上述15个省、市、自治区境内的长城,还额外包括了湖南和四川境内的苗疆长城(南长城)等。

    2012年,国家文物局完成了长城资源认定工作,将春秋战国至明等各时代修筑的长城墙体、敌楼、壕堑、关隘、城堡以及烽火台等相关历史遗存认定为长城资源,将其他具备长城特征的文化遗产纳入《长城保护条例》的保护范畴。根据认定结论,各时代长城资源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4个县(市、区)。认定数据如下:各类长城资源遗存总数43721处(座/段),其中墙体10051段,壕堑/界壕1764段,单体建筑29510座,关、堡2211座,其他遗存185处。墙壕遗存总长度21196.18千米

    世界长度最长的建筑物 墙壕遗存总长度21196.18千米

    军事意义

    万里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长城后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而长城即是防御的最前线,也是攻击起始线,和交通线,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极远处,前线在长城以北一千千米。在古代,游牧骑兵有优良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但是对于城垣防御体系却无能为力,即使攻破长城一段,攻势往往被后勤强大的汉军所包围阻断,因此长城的修建的确能够有效的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

    但是仅仅依靠长城的消极防御并不能阻止有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北虏事迹》记载:“正德十年正月二十二日,套虏二万余骑到,于花马池北镇边墩起,至石井儿墩止,拆开墙口一十二处,深入固原等地抢掠而去。本年七月二十二日,套虏二万骑到,于花马池北柳扬墩起至青羊墩止,拆开墙口一十六处,深入平凉临巩,直抵陇州,大掠而去。总制右御史邓章调榆林等处官军分布固原要冲,不能御。”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变”,蒙古俺答汗于正面攻击古北口同时,从黄渝沟拆长城而过,明军不战自溃。俺答攻至北京城外,大掠而回。


    1900年的南口附近的长城

    文化意义


    长城是中国古代建造的最为宏大的工程之一,中国的历朝历代长城都发挥了很重要的防御作用,1987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存在,对古代中国来说,也是一个防御入侵的精神防线。而在近代,中国人以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在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有“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歌词,号召人们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刻,抵御入侵。罗文长城谣》中也写道:中国万世必须兴盛,外御强敌每战必胜,长城长城一个尖兵。潘孑农、刘雪庵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上海创作的《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

    对修筑长城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很多人通过文学和艺术作品表达怜悯和对封建统治者对批评。例如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修筑古代长城在增强帝国边防能力的同时也劳民伤财[28],例如1990年代香港殿堂级摇滚乐队Beyond的歌曲《长城》中所唱;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鲍昌曾撰文《长城》,描述古代长城是“凄婉的历史”“民族封闭的象征”“文化愚钝的标志”,并乐于见到今天长城的开放局面。[29]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中,传说秦始皇时期赋税劳役繁重,有一对青年男女万喜良、孟姜女新婚才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也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千辛万苦,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已经死去的噩耗,她在长城下痛哭,三日三夜不止,城墙为之崩裂,露出万喜良的尸骸,孟姜女于因绝望而投海而死。

    清朝时1907年的长城照片

    长城也是中国各种产品、企业广泛使用的品牌名称之一,例如长城集团长城电脑)、长城汽车等。

    长城可以说是地球上重要的人造建物代表。1904年,亨利诺曼的People and Politics of the Far East states中写道:“除了其历史外,其因为是唯一能从月球上看到的人类手工作品而享有盛誉。”(英语:Besides its age it enjoys the reputation of being the only work of human hands on the globe visible from the moon.)更多的人引用理查德·哈里伯顿于1938年出版的Second Book of Marvels-The Orient内容,其中写到:“天文学家说,长城是我们星球上唯一一个从月球上肉眼可见的人造物体。”(英语:Astronomers say that the Great Wall is the only man-made thing on our planet visible to the human eye from the moon.)此外,1937年时,著名荷兰裔美籍历史通俗读物作家房龙在出版的《地球的故事》中猜测:“中国的长城是月球上的太空人唯一能看得见的建筑物”。关于能否从近地太空或月球上用肉眼望见长城一直存在争议。但据一般研究与逻辑,长城宽度4~5米,远小于四线道或以上之公路,如高速公路等,且其本身并非发光体与反光体,在数百千米以上不借助仪器用肉眼观察是不可能的。另外,神舟五号的宇航员杨利伟也称其在2003年的太空之旅中没有看到长城。


    (责任编辑:WRCA )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商业转载请联系WRCA官方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均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