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于岩体上最大的旗帜
修建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的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岩体浮雕,总面积为1936.57平方米。2023年3月27日,经世界纪录认证(WRCA)官方人员现场审核,被确认为“修建于岩体上最大的旗帜”。得荣是一片赤诚的红色热土,1936年5月7日,贺龙、任弼时率红2军团出滇入川,过岗曲河向得荣进发,在翻越得荣县扎纳亚山口时,...
纪录编号:WRC220701A
纪录成绩:26.43米
纪录地点:中国杭州
纪录时间:2022年8月13日
由杭州舜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一款BIPV分布式光伏电站智能清洁机器人,总长度为26.43米。经世界纪录认证(WRCA)官方人员现场审核,被确认为“世界最长的BIPV分布式光伏电站智能清洁机器人”。
2022年8月13日下午,由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办,杭州舜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电运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崛起的国货》栏目纪录片《不辜负每寸阳光》开机暨“世界最长的BIPV分布式光伏电站智能清洁机器人”世界纪录认证颁奖仪式在杭州举行。省市(区)相关部门、光伏行业协会领导,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央企国企光伏企业以及媒体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本活动。
在“世界最长的BIPV分布式光伏电站智能清洁机器人”世界纪录认证颁奖仪式上,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官、世界影响力评审委员会委员马克西姆和驻华申报中心主任、中国区总负责人、世界纪录官方文化馆馆长赵青太分别用中英文双语宣布认证结果,并向获得该世界纪录的研发团队颁发世界纪录证书。
BIPV(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是指光伏与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安装并与建筑物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其既具有光伏发电功能,又能承担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作用。
由于其屋顶面积大,铺设组件跨度大,巡检通道间隔较远,不利于人工手持式设备清洗,人工清扫时需要工人集中站在屋面,不安全因素增多,且易发生踩踏组件,导致组件热斑、隐裂等现象。另一方面,BIPV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多建于工业区,污染严重,污染源多为重金属、染料、水泥、粉尘等。以上屋面依靠人工清洗,清洁周期长,质量差,造成光伏项目发电效率大幅下降,重污染组件因长时间得不到彻底清洁,局部易形成热斑,影响组件寿命,严重会引发火灾等事故。分布式屋顶电站清洁运维困难,成为光伏行业一大痛点。
由杭州舜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BIPV型光伏智能清洁机器人,应用有限元技术、AI技术、云技术、通信技术、嵌入技术、控制技术技术,解决远距离多点(最大可达1000个点)实时控制和运行信号反馈问题。独特的动力源设计,解决了轨道式装置取电困难的问题。独特的轨道设计,解决了长距离运行的平衡性问题。独特的清洁小车设计,解决组件U变的自适应性问题。独特的刮刀设计,解决了组件的除垢及清洁件的自清洁问题。
通过智能清洗装置能很好的解决人工清洗带来的难题,降低人员清洗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电站效益。截止2030年,中国BIPV式分布式光伏总装机量100GW,如果年光照等效小时按1000小时,使用我们光伏智能清洁机器人平均可以提高发电量13%左右,则每,年增发电量为130亿KWh,可以减少标煤消耗416吨左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25吨。
BIPV分布式光伏组件清洗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可以有效填补国内的空白,还具有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符合全球资源高效利用的战略需求。据悉,该世界纪录项目是浙江省光伏行业产学研合作的典范,曾荣获2021年科技部全国首届颠覆性技术大赛优胜项目,是浙江省唯一在绿色技术领域获得该奖项的项目,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创造的在工业产品领域的第五个世界纪录。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