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俗称蒙古帝国,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全球帝国,也是历史上邻接版图最辽阔的国家。蒙古人武力兴盛的时期曾发动三次蒙古西征。在此之后的1259年至1309年之间,最大疆域曾达到约3450万平方公里。但自1259年蒙哥汗去世后所引发的内战,使帝国内部数度分裂以致走向瓦解,蒙古人对于欧亚大陆的影响力也在1368年被朱元璋赶出中国长城以北后逐渐式微。
蒙古帝国由蒙古人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在斡难河边建立,国号“大蒙古国”。据《蒙古秘史》,其创始于斡难河河源,通常认为创建时间约为铁木真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落(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始有“成吉思汗”之称号时的1206年。蒙古帝国建立后屡次对外扩张,成吉思汗在位时开始征伐西夏、金朝、西辽、花剌子模等国,其继承人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占领包括蒙古高原、中国西北、西南、东北、华北、中亚、西亚以及东欧在内的广大地域。
第一次西征(1219年-1221年/1223年)由成吉思汗发动并为主帅,灭西辽、花剌子模、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并越过高加索山击破钦察人各部。
第二次西征(1236年-1242年)于窝阔台汗在位时期发动、以拔都为主帅,先后征服伏尔加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的卡马突厥国,进而灭亡位于东欧平原的基辅罗斯,而后击溃波兰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大败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前锋远达当时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原南斯拉夫地区的拉什卡。
第三次西征(1256年-1260年)于蒙哥汗在位时发动、主帅为旭烈兀,灭亡了木剌夷(暗杀组织)、两河流域的阿拔斯王朝,以及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蒙古军短暂占领叙利亚,后被新兴的马木路克王朝驱逐)。蒙古帝国在三次的西征中共侵吞40多个国家。
然而,蒙古汗国在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争位战后走向分裂。尽管忽必烈于1264年击败阿里不哥,其所主张的对于“蒙古大汗”之位的继承权并没有获得一致承认;原属大蒙古国的术赤后王封地、察合台后王封地、窝阔台后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事实上的独立地位,被称为四大汗国;其他一些蒙古帝国时期建立的小型汗国多依附于四大汗国。
1271年忽必烈立国号为“大元”,自称“蒙古大汗”。1279年大元灭南宋。自此元控制领地包括蒙古高原和现今中国大部分地区。实际处于独立地位的蒙古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与大元之间互不统属,战争不断,直到元成宗时期才与四大汗国协议大元汗国皇帝为名义上的"蒙古大汗",之后四大汗国的疆土又陆续经历演变。
大元皇帝元惠宗被汉人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于1368年驱逐出中原(长城以北),大元丢失中原地区后版图缩小回蒙古高原地区,史称北元。北元亡于1388年或1402年,由鞑靼部和瓦剌部的首领先后继承“蒙古大汗”称号,但是其统治范围没有再超出过蒙古高原;其后明朝长期和察合台汗国和钦察汗国及其他的小汗国同时并存,直到17世纪蒙古人建立的主要汗国均致灭亡。最后一任蒙古大汗察哈尔部林丹汗被后金皇太极击败,其子额哲后来归降皇太极,漠南蒙古诸部于1636年3月聚沈阳,承认皇太极为大汗、统辖漠南蒙古诸部,“蒙古汗国”历史正式结束。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商业转载请联系WRCA官方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均视为侵权。